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——直角尺,JJG7-2004代替JJG 61-1980,JJG 7-1986。自2004年09月02日起施行。
...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——直角尺,JJG7-2004代替JJG 61-1980,JJG 7-1986。直角尺检定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03月02准准准,并自2004年09月02日起施行。
归口单位:全国几何量角度计量技术委员会
主要超草单位: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
参加起草单位:赛宝计量检测中心,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。
本夫程委托全国几何量角 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
本规程主要起草人:王彩霞(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),常青(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),王平安(西安建筑科技大学)
参加起草人:张辉(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),李江云(赛宝计量检测中心),刘亚南(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)
直角尺检定规程
1、范围
本规程适用于直角尺的首次检定、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。
2、引用文献
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
JJF 1001-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
JJF 1059-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
JJF 1094-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
GB/T 6092-2004直角尺
使用本规程时,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。
3、概述
直角尺是检验和划线工作中常用的量具。用于检验工件的垂直度或检定仪器、机床纵横向导轨的相互垂直度。通常用钢、铸铁或花岗岩制成。按其结构形式可分圆柱直角尺(图1), 矩形直角尺(图2)、 三角形直角尺(图3)、刀口形直角尺(图4)、铸铁直角尺(图5)、宽座直角尺(图6)、平形直角尺(图7)、线纹钢直角尺(图8)。其基本尺寸与准确度等级、示值误差分别见表1至表8。

表1 圆柱直角尺基本尺寸与准确度等级 mm
准确度等级 |
00级、0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1250 |
D |
80 |
100 |
125 |
130 |
200 |

表2 矩形直角尺基本尺寸与准确等级 mm
矩形直角尺 |
准确度等级 |
00级、0级、1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L |
80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刀口矩形直角尺 |
准确度等级 |
|
基本尺寸 |
H |
63 |
125 |
200 |
|
L |
40 |
80 |
125 |
|

表3 三角形直角尺基本尺寸与准确度等级 mm
准确度等级 |
00级、0级、1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1250 |
L |
80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
表4 刀口形直角尺基本尺寸与准确度等级 mm
刀口形直角尺 |
准确度等级 |
0级、1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50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160 |
200 |
L |
32 |
40 |
50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宽座刀口形直角尺 |
准确度等级 |
0级、1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50 |
75 |
100 |
15 |
200 |
250 |
300 |
500 |
750 |
1000 |
L |
40 |
50 |
70 |
100 |
130 |
165 |
200 |
300 |
400 |
550 |
表5 铸铁直角尺基本尺寸与准确度等级 mm
铸铁直角尺 |
准确度等级 |
0级、1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1250 |
1600 |
2000 |
L |
315 |
400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1250 |


表6 宽座直角尺基本尺寸与准确度等级 mm
准确度等级 |
0级、1级、2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160 |
200 |
250 |
315 |
400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1250 |
1600 |
L |
40 |
50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160 |
200 |
250 |
315 |
400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
表7 平行直角尺基本尺寸与准确度等级 mm
平面形直角尺和 带座平面形直角尺 |
准确度等极 |
0级、1级、2级 |
基本尺寸 |
H |
50 |
75 |
100 |
150 |
200 |
250 |
300 |
500 |
750 |
1000 |
L |
40 |
50 |
70 |
100 |
130 |
160 |
200 |
300 |
400 |
550 |

表8 线纹钢直角尺基本尺寸和示值误差
基本尺寸 H |
150 |
200 |
250 |
300 |
400 |
500 |
示值误差 |
±0.3 |
±0.5 |
表9 测量面、基面及侧面的表面粗糙度
测量面尺寸 H/mm |
测量面和基面的表面粗糙度 Ra/μm |
侧面的表面粗糙度 Ra/μm |
00级 |
0级 |
1级 |
2级 |
线纹钢直角尺 |
1.60 |
≤ |
0.10 |
0.20 |
0.20 |
0.40 |
1.60 |
> |
0.40 |
表10 测量面和基面的垂直度、平面度、直线度及平行度
测量面尺寸 H/mm |
α、β测量面相对于 基面的垂直度/μm |
平面度或直线度/μm |
基面间的平行度/μm |
等级 |
00 |
0 |
1 |
2 |
00 |
0 |
1 |
2 |
00 |
0 |
1 |
2 |
5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63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75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8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0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25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1.5 |
3.0 |
6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5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6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20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25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30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315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40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50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63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75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80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1000 |
6.0 |
12.0 |
24.0 |
48.0 |
2.5 |
5.0 |
10.0 |
20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48.0 |
1250 |
7.0 |
14.0 |
28.0 |
56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7.0 |
14.0 |
28.0 |
56.0 |
1600 |
9.0 |
18.0 |
36.0 |
72.0 |
4.0 |
7.0 |
14.0 |
28.0 |
9.0 |
18.0 |
36.0 |
72.0 |
2000 |
- |
22.0 |
44.0 |
- |
- |
9.0 |
18.0 |
- |
- |
- |
- |
- |
注:基面的平面度不允许凹。 |
表11 铸铁直角尺的平面度刮制接触点数
检定项目 |
准确度等级 |
0级 |
1级 |
25mm×25mm正方形面积中的接触点数 |
≥25点 |
≥20点 |
任意两个正方形(25mm×25mm)内的接触点数之差 |
≤5点 |
表12 线纹钢直角尺的垂直度、平面度、直线度和平行度 mm
测量面尺寸 H |
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 |
测量面的平面度或直线度 |
基面间的平行度 |
150 |
0.15 |
0.08 |
0.06 |
200 |
0.20 |
0.10 |
0.08 |
250 |
0.25 |
0.12 |
0.10 |
300 |
0.30 |
0.15 |
0.12 |
400 |
0.40 |
0.20 |
0.15 |
500 |
0.50 |
0.25 |
0.20 |
表13 侧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
测量面尺寸 H/mm |
侧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/μm |
00级 |
0级 |
1级 |
2级 |
50 |
10 |
20 |
40 |
80 |
63 |
15 |
30 |
60 |
120 |
75 |
15 |
30 |
60 |
120 |
80 |
15 |
30 |
60 |
120 |
100 |
15 |
30 |
60 |
120 |
125 |
20 |
40 |
80 |
160 |
15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16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20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25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300 |
30 |
60 |
120 |
240 |
315 |
30 |
60 |
120 |
240 |
400 |
30 |
60 |
120 |
240 |
500 |
40 |
80 |
160 |
320 |
630 |
40 |
80 |
160 |
320 |
750 |
50 |
100 |
200 |
400 |
800 |
50 |
100 |
200 |
400 |
1000 |
60 |
120 |
240 |
480 |
1250 |
70 |
140 |
280 |
560 |
1600 |
90 |
180 |
360 |
720 |
2000 |
- |
220 |
440 |
880 |
4、计量性能要求
4.1、测量面、基面及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表9的规定。
4.2、测量面和基面的平面度
4.2.1、图1至图7结构形式的直角尺的平面度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
4.2.2、铸铁直角尺的平面度刮制接触点数见表11。
4.2.3、线纹钢直角尺的平面度应不超过表12的规定。
4.3、测量面的直线度
图1、图2(b)、图4结构形式的直角尺的直线度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线纹钢直角尺的直线度应不超过表12的规定。
4.4、基面6、图7结构形式的直角尺的平行度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 线纹钢直角尺的平行度间的平行度图4、图应不超过表12的规定。
4.5、侧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
图2至图7结构形式的直角尺垂直度应不超过表13的规定。
4.6、α、β角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
图1至图7结构形式的直角尺垂直度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线纹钢直角尺应不超过表12的规定。
4.7、线纹钢直角尺示值误差
任意刻线到尺的端边或末端的线纹示值误差应不超过表8的规定 。
5、通用技术要求
5.1 新制造的直角尺不应有锈蚀、磁性、碰伤、裂纹、砂眼、毛刺等缺陷。铸铁角尺非工作面应清砂并涂漆。
5.2 直角尺非工作面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、 MC标志和出厂编号。
5.3 后续检定、使用中检验的直角尺,允许有不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外观缺陷。
6、计量器具控制
计量器具控制包括:首次检定、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。
6.1 检定条件
6.1.1 环境条件
6.1.1.1 室 内温度(20士5)℃
6.1.1.2 温度平衡时间不少于2h。
6.1.1.3 检定前应将被检直角尺及检定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上。
6.1.2 检定用设备
检定用设备见表14。
表14 检定用设备一览表
标准器名称 |
规格 |
技术要求 |
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|
Ra(0.10-1.60)μm |
- |
铸铁平板 |
≤2000mm |
00级、0级、1级、2级 |
刀口尺 |
≤500mm |
00级、1级 |
量块 |
- |
1级或4等 |
测微表 |
分度值0.001mm |
MPEe≤±1μm |
直准直仪 |
1" |
- |
标准方铁 |
≤500mm |
相互垂直度≤1.5μm |
宽座直角尺 |
≤500mm |
2级 |
塞尺 |
(0.02~0.50)mm |
2级 |
圆柱直角尺 |
≤1000mm |
00级、0级 |
研磨面平尺 |
≤300mm |
平度度≤1μm |
千分表 |
(0~1)mm |
示值误差≤5μm |
杠杆卡规 |
≤200mm |
MPEe≤2μm |
钢直尺 |
500mm |
MPEe≤±0.15mm |
直角尺 |
≤2000mm |
0级 |
注:表中“MPEe”表示最大允许示值误差 |
6.2 检定项目
检定项目见表15
表15 检定项目
序号 |
检定项目 |
检定类别 |
首次检定 |
后续检定 |
使用中检验 |
1 |
外观 |
+ |
+ |
+ |
2 |
测量面和基面及侧面的表面粗糙度 |
+ |
- |
- |
3 |
测量面和基面及侧面的平面度 |
+ |
+ |
- |
4 |
测量面的直线度 |
+ |
+ |
- |
5 |
基面间的平行度 |
+ |
+ |
- |
6 |
侧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 |
+ |
- |
- |
7 |
α、β角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 |
+ |
+ |
- |
8 |
线纹钢直角尺的示值误差 |
+ |
- |
-- |
注:表中“+”表示应检定,“-”表示可不检定 |
6.3 检定方法
6.3.1 外观
目力观察。
6.3.2 测量面和基面及侧面的表面粗糙度
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进行比较检定。
6.3.3 测量面和基面的平面度
6.3.3.1 对于测量面或基面小于500mm的00级、0级、1级直角尺可用0级刀口形直尺,2级直角尺可用1级刀口形直尺,以标准光隙法进行检定。检定时刀口形直尺的安置方位,对矩形测量面如图9(a)所示;对圆柱形直角尺的基面如图9(b)所示。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 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时 , 取其 中 一方位 间隙量最大的值
作为测量结果;当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,而有的方位两端部位有间隙时,则取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作为测量结果,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

6.3.3.2 测量面等于或大于500mm的直角尺可用对角线法检定,实例如图10(a)所示。首先在受检面上取9个点,位置分布如图10(b)所示。调整被检直角尺基面下边的微调支承,使a4,b4,a,(或a1,b1,a4)三个点与标准面等距离,然后再测出其余各点的读数值如图10(c)所 示。运用基面转换原理,使数值不等的两个角点b1,b4变成等值;b2,b3两个点的数值也相应改变如图10(d)所示。经转换后得出的各点其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受检面的平面度,如图10(e)所示,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平面度检定用设备要求见表16。

表16 平面度检定用设备的要求
被检直角尺准确度等级 |
检定用设备 |
00 |
自准直仪、00级大理石平板 |
0 |
00级大理石平板、00级检定用直角尺 |
1 |
0级铸铁平板、0级检定用直角尺 |
2 |
1级铸铁平板、1级检定用直角尺 |
此项检定也可用分度值不大于1"自准直仪在平板上以节距法进行检定,如图11(a)所示。检定时首先测出对角线a1、a4、b1、b4各点对两端点连线的直线度,如图11(b)、 图11(c)所示;然后选取理想平面,使其通过一条对角线与另一对角线平行,以作图法求出该受检 面的平面度,如图11(d)所示。

6.3.3.3 铸铁刮制的直角尺平面度以涂色法检定。0级铸铁直角尺的接触斑点应在0级平板上检定,1级铸铁直角尺的接触斑点应在不低于1级平板上检定。接触斑点数之差应符和表11的规定。
6.3.4 测量面的直线度
6.3.4.1 刀口形直角尺、刀口矩形直角尺的直线度以光隙法在研磨面平尺上检定。检定时,使刀口形测量面与研磨面平尺工作面轻轻接触,观察它们之间的光隙,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被检直角尺应垂直于研磨面平尺且在±15度范围内倾斜,如图12所示。

6.3.4.2 圆柱直角尺母线的直线度用分度值不大于1"的自准直仪以节距法检定。被检母线不应少于4条且分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向剖面内,如图13(a)所示。检定时,先将桥板固定在反射镜侧工作面上,反射镜底部垫以不低于1级的平尺,使桥板与圆柱直角尺的母线相靠。然后调整自准直仪,使目镜内的影像位于中央位置,读取第一个读数a1(格数)。按桥板跨距L逐段移动反射镜,并使桥板首尾相接,依次记取每段的读数a2、a3...,an。以最小条件包容线评定直线度,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作图法实例如图13(b)所示。
座标值△的单位是格数,可按下式换算 :
式中:δ——受检母线的直线度,μm;
τ——自准直仪分度值,(");
L——桥板跨距,mm;
△——直线度的y坐标值之差,格。
当圆柱母线长度小于或等于315mm时,取5个节距,当圆柱母线长度大于315mm时,取10个节距。

6.3.4.3 线纹钢直角尺的直线度用2级铸铁平板和相应的塞尺在被检全部测量范围内进行检定,塞尺如能通过,则不合格。
6.3.5 基面间的平行度
0级和1级直角尺用0级铸铁平板和分度值为0.001mm测微表检定;2级直角尺可用1级铸铁平板和千分表检定。检定时,将被检直角尺置于平板上打表,如图14所示。在全部受检范围内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基面间的平行度,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

6.3.6 侧面的垂直度
用2级直角尺a角与被检侧角进行比较,用塞尺量出其间隙量,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13的规定。
6.3.7 α角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
6.3.7.1 圆柱直角尺测量面的垂直度
首先检定被检圆柱直角尺在轴向剖面内的直径差,直径差的检定一般可用分度值为0.001mm的测微表或0.002mm的杠杆卡规进行。直径大于150mm时,用分度值为0.001mm测微表打表法检定,检定支放状态如图15所示,支点2/9L。检定时,首先在同一轴向部面内依次选取a0、a1、a2...,an点。受检点的分布:测量范围在500mm内的不少于均匀分布的3个点;对于测量范围大于500mm的不少于均匀分布5个点。检定时,使a0点与测微表相接触,慢慢滚动圆柱直角尺,测微表指针出现转折点时记下a0点的读数x0,依次测得a1,a2,...,an各点的读数x1,x2,...,xn。
算出圆柱直角尺a1,a2,...,an各点对a0点的直径差为:

α角测量面垂直度的检定如图16所示。其铸铁平板不低于0级,直角尺不低于0级。

将装有测微表的小表座与直角尺相靠,使测微表测头与圆柱直角尺a0点相接触。然后垂直与直角尺轴心线方向拉测微表表座,使测微表指针出现转折点,此时的读数为0。以直角尺的测量面为基面,依次测出各点对a0点的读数a1,a2,...,an。检定时,其a0,a1,a2,...,an受检点与轴向部面直径差是同一受检点。再将圆柱直角尺转过180度,使b0点与测微表测头相接触,依次测出各点对b0点的读数b1,b2,...,bn。
圆柱直角尺a0~an各点的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误差为:

圆柱直角尺b0~bn各点的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误差为:

在全部受检点中,取误差最大的为其测量面的垂直度,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。在同一受检圆柱内,被检母线应不少于4条(分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剖面内)。
6.3.7.2 刀口形直角尺和刀口矩形直角尺测量面的垂直度
刀 口形直角尺用光隙法检定:检定装置如图17所示。标准方铁各测量面在全长上的相互垂直度不应超过1.5μm;各测量面的平面度不应超过0.75μm。
检定时,将标准方铁与被检直角尺同时置于0级研磨面平板(或研磨面平尺)上,使被检直角尺测量面轻轻与标准方铁相靠,观察它们之间的光隙。不论将被检直角尺置于垂直于标准方铁的中间位置还是向两边偏转15度时,其垂直度均应达到表10规定的要求。

刀口矩形直角尺可用自检法检定:将研磨面平尺与一直径为(6-8)mm的圆柱支承同卡板卡紧在检验平板上,然后在同一检验平板上固定一个带有分度值0.001mm的测微表的万能表架。使直角尺的测量面紧靠圆柱支承,同时使另一个测量面紧贴研磨面平尺的工作面。测微表应采用平面测帽并在距直角尺上边缘(2-3)mm处与直角尺相接触,如图18(a)所示。然后沿圆柱支承移动直角尺,同时转动测微表调整测帽平面的位置,使直角尺安放在平面测帽的两个边缘位置,如图18(b)所示。使测微表示值变化不超过0.001mm,依次将被检直角尺的四个测量面安放在研磨面平尺上,记下相应的测微表示值a1,a2,a3,a4并求出这些示值的算术平均值m:

在每个读数中减去所求得的m值,则可求得在长度H上α角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的偏差△1,△2,△3,△4为:

所测得△1,△2,△3,△4的代数和应等于0,最大不应超过0.001mm。

6.3.7.3 宽座直角尺、三角形直角尺、平形直角尺和铸铁直角尺测量面的垂直度。
打表法:装置由00级大理石平板、0级直角尺、分度值为0.001mm测微表和表座等组成。检定时,按下列顺序进行。
利用手的力量使测微表表座始终 紧贴在直角尺的测量面上,再使被检直角尺与测微表测头轻轻接触,并沿平行于平板的方向前后拉动表座,随之调整被检直角尺的位置,使被检直角尺在水平截面内与直角尺测量面平行,如图19(a)所示。
以直角尺为基准,沿被检直角尺全长自下而上(或自上而下)打表,得终点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△a1(带正负号)。
将被检直角尺和测微表均调转180度,如图19(b)所示,重复上述操作,得终点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△a2(带正负号)。被检直角尺的垂直度误差δα的计算公式:

当被检直角尺为铸铁直角尺时指针的跳动。

也可采用附录A中的方法检定(间隙法和直接测量法)。仲裁检定时应采用6.3.7.3打表法检定。
6.3.7.4 线纹钢直角尺测量面的垂直度
用不低于2级的宽座直角尺和相应的塞尺在被检全部测量范围内进行检定,塞尺如能通过,则不合格。
6.3.8 β角测量面的垂直度
0级和1级刀口形直角尺可用标准方铁检定,如图17所示。1级和2级直角尺的检定可采用下列方法。
6.3.8.1 直接测量法:首先测量出β角测量面对。角基面的垂直度△γ。具体操作顺序和处理方法可参照宽座直角尺α角测量面的垂直度直接测量法。然后测出被检直角尺基面两端的高度差α,如图14、20所示。被检直角尺β角误差由下式算出:

当△γ,α是促使成β角偏大于90度时,δβ,α取正号;反之取负号。在测定直角尺基面两端高度差α时,其形状偏差应排除。如图21中,虽有形状偏差b存在,但其两端高度α等于零。
例:某630mm×400mm宽座直角尺,测得结果如下:

即被检直角尺β角大于90度,其β角垂直度误差为2μm。
6.3.8.2 比较法:对于尺寸小于300mm的直角尺,用高一级的刀口形直角尺的α角做标准,以光隙法进行检定。
6.3.9 线纹钢直角尺示值误差
线纹示值误差用钢直尺检定。将被检尺置于1级平板上,使钢直尺的首端线纹与被检尺的端边对齐,在钢直尺上读出被检尺的偏差。其测量结果应不超过表8的规定。
6.4 检定结果的处理
按照本规程的规定和要求检定合格的发给检定证书;不合格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,并注明不合格项目。
6.5 检定周期
检定周期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,一般不超过1年。
附录A
间隙法和直接测里法
间隙法:在被检直角尺的测量面与圆柱直角尺的母线(或刀口矩形直角尺)之间试塞1级或4等量块,检定装置如图A.1所示。在全部受检范围内,可塞人量块尺寸的最大差值即为被检直角尺的垂直度误差。检定用直角尺的准确度应高于被检直角尺一个等级。

直接测量法:在带有可动接触头的直角尺检查仪上检定。检定时,首先调整好活动测量架在立柱上的位置,使可动接触头恰能与被检直角尺测量面上边缘(2~3)mm处相接触,随之将定位支架紧固于最低位置如图A.2所示。然后将被检直角尺分别置于位置I和位置II,并拨动换向器使测微表的测量方向与被检直角尺的位置相适应,此时在测微表上即可读出相应两个读数值。该两个读数值之差的一 半即为被检直角尺的垂直度误差。

附录B
检定证书内页格式
检定结果
序号 |
主要检定项目 |
检定结果 |
1 |
外观 |
|
2 |
测量面和基面及侧面的表面粗糙度 |
|
3 |
测量面和基面的平面度 |
|
4 |
测量面的直线度 |
|
5 |
侧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 |
|
6 |
α,β角测量面相对于基面的垂直度 |
|
7 |
线纹钢直角尺的示值误差 |
|
检定结论:符合XX级 |
附录C
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
检定结果
序号 |
主要检定不合格项目 |
检定结果 |
1 |
|
|
2 |
|
|
3 |
|
|
4 |
|
|
5 |
|
|
6 |
|
|
检定结论:不合格 |
下载JJG7-2004检定规程PDF文件